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召开水产品及其制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构建工作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4-26 14:09:27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STAR
2015年4月24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食用油、水产品及其制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构建工作研讨会。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宁、评估二部主任刘兆平、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评审一处处长王永芳、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出席会议。来自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淀质检所、陶氏化学公司、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东海包装厂、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中粮集团)等30余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我会质量管理部派员参加,会议由评估中心主任刘兆平主持。
李宁主任助理作重要讲话,强调准确、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是做好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参与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希望相关协会和企业积极支持和配合,按照国家统一方案认真实施。
隋海霞副研究员介绍了以食品安全为导向的食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调查工作的整体目标和工作模式及2015年食用油、水产品及其制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调查工作整体方案。报告指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之一,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是保证标准科学有效、监管高效有序的基础,因此将构建食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列为风险评估重点工作。继2014年饮料、饮料酒、乳制品及其制品接触材料评估参数构建调查之后,2015年的工作重点是启动食用油、水产品及其制品评估参数,项目目标是构建我国不同类型包装材料的消费系数及食品分配系数。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贵芹工程师介绍了食品包装评估参数调研情况。报告指出影响迁移量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形势、接触食品类型、使用温度和时间、面积/体积比,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对更加准确测定迁移量至关重要。目前饮料、饮料酒及乳制品包装调研已初步完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信息采集无法做到全覆盖,样品采集成本较高,面积计算工作量较大且存在一定误差,包装材质确证困难,所有参数均存在时效性等,希望企业及协会积极参与,提供相关参数,实现参数动态化。
根据水产品的产品特性,我会针对“按照现行的食品类别进行参数构建”议题提出具体建议,建议此次包装材料调查应针对水产品加工制品进行,产品分类应按照加工工艺进行分类,具体分类为:水产冷冻品、鱼糜及其制品、干制品、腌制品、藻类加工品、罐制品、鱼油制品、水产调味品及其他水产加工品;另外,包装材料与食品接触面积的计算也应按照具体产品特性准确计算。
会后协会将发动行业企业积极配合食品评估中心完成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工作,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