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水产品大会分论坛——鳕鱼国际贸易与市场专题研讨会在厦门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17 21:28:37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STAR
11月17日下午,鳕鱼国际贸易与市场专题研讨会在厦门如期召开,线上线下约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主要围绕当前全球局势对鳕鱼产业链的压力和影响、从业企业如何应对产业链显现的突出问题等行业关心的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协会水产品出口贸易分会、山东代表处和大连代表处共同承办,得到了合作伙伴——海洋管理委员会(MSC)的大力支持。
鳕鱼国际贸易与市场专题研讨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水产品出口贸易分会会长、青岛国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志刚主持会议。
永信海产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姜延军提前为会议录制了视频报告《鳕鱼国际市场和中国加工业面临的挑战》。姜董对国内鳕鱼来进料加工产业的优势、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中粮进口食品有限公司海洋食品事业部曾维总经理作了《俄罗斯狭鳕渔业走势及中国市场布局》报告。曾总对俄罗斯阿拉斯加狭鳕鱼捕捞及近5年原料、制品进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狭鳕鱼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布局。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中国区代表安延连线作了《全球认证渔场与市场挑战》报告,介绍了MSC全球主要认证鳕鱼品种、重点市场、主要挑战及应对等情况。
交流讨论环节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主持。
线上嘉宾参与交流讨论
围绕供应链与市场趋势预测、 国际局势对产业长期影响研判、全球市场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建立主要品种价格指数、开拓国内大市场、输欧MSC认证鳕鱼产品市场对接等议题,青岛联洋、大连海青、青岛美厨、青岛海产、泰祥集团、UCN、珲春兴阳、大连洋溢、MSC等机构负责人均作了发言。
与会代表讨论认为目前国内鳕鱼来进料加工行业短期面临防疫和原料进口困难及高成本问题,中长期面临人工成本、企业融资等困难,外部面临全球高通涨,购买力下降、全球脱钩、原料鱼供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中长期挑战,复苏艰难,整体规模会缩小;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际产品消费市场未来2-3年整体趋于疲软,鳕鱼消费总量会下降;提升中国产品供货稳定性和信誉形象、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原料采购市场,更好地掌握议价权,提高利润水平,是逆全球化挑战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开拓国内大市场方面要把握品种及消费地域特性,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MSC也将协助行业企业做好做好认证产品可追溯,探索可行的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企业贸易风险。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