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发布时间:2018-11-08 13:45:08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STAR
2018年11月6日,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主题的2018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共同主办,Ocean Outcomes (O2)、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China Blue)和NSF International (NSF)协办。来自美国、冰岛驻华大使馆,中国有关省份科研院所代表,国际、国内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冰岛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采购企业及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冰岛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Sveinn Kjartan Einarsson先生,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贸易处农业专家吴新平先生,俄罗斯狭鳕捕捞协会副主席Alexey Buglak先生,加拿大海产价值链圆桌产业联席主席、加拿大海洋精品国际有限公司(OCI)可持续副总裁Carey Bonnell先生,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全球商业总裁Nicolas Guichoux先生,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全球宣传总监Contessa Kellogg-Winters女士,Ocean Outcomes主席兼总裁Dick Jones先生,NSF International大中华区总监赵薇女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海产可追溯平台(GDST)亚太区负责人Susan Roxas女士,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China Blue)主任韩寒女士、青岛海洋生态协会会长王松林先生出席会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为大会致开幕辞,并做大会报告。
崔和会长介绍了中国渔业捕捞和养殖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渔业绿色发展成果进行了分享。近年来,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渔业捕捞管理和绿色、生态养殖方面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不断探索促进中国渔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同时中国渔业可持续建设对企业转型、市场拓展和渔业国际合作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朱文斌先生分享了限额捕捞管理试点案例。报告以中国第一批限额捕捞试点—浙北渔场梭子蟹限额捕捞试点为例,通过基于渔业水域使用权的限额捕捞管理尝试,在技术方面建立了多重数据收集体系,期待通过长期的、丰富的数据积累来提升基于科学的渔业管理能力。
大会下午设置四个分论坛。
分论坛一 MSC中国可持续渔业改进项目研讨会
分论坛二中国太平洋褶柔鱼改进项目研讨会
分论坛三NSF无抗饲养认证要点及市场经验研讨会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