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印度海产协会建议印度出口商暂停出口中国!

 

发布时间:2021-07-23 15:20:15  信息来源:冻品攻略  编辑:STAR

 

       由于印度疫情原因,近几周由于印度虾出口中国的产品外包装不断被中国海关检测出新冠阳性,出口情况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自六月起已经公开发布了对31家印度出口公司暂停进口申报,而印度报道至少有50家出口公司的货物被拒收。这些公司出口的产品大多都是vannamei虾。这些公司的货物将会被送去检测,同时调查之前是否因为包装阳性而被拒收过,根据检测结果及调查,这些货物将会被滞留1-9周。


       印度海产协会的总秘书长,Elias Sait 认为大概有70家印度出口商的货物被滞留在中国。因此他建议印度现在应该暂停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他说“他们应该停止向中国出口货物,因为大部分的货物将会被退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他们的资金链也会因此出现问题,这些都是那些出口商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 那些已经被拒收的货物已经在返航的途中,他说“中国不会滞留货物“。由于印度出口公司是收定金出货,收货后再拿全款,但因为中国海关的检查,他们的货物被滞留或者拒收,这对他们的资金链将会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Sait表示印度海产出口发展局(MPEDA)目前正在与印度驻中国大使馆进行谈判,以尝试解决这一情况。“让我们研究一下,看看要做什么,但另一方面也不太清楚,”。SEAI 代表大约 450 个出口商,其中 70 个出口商迄今已被中国暂停。


       然而,一些人仍在继续运输,因为他们已经有很多货物在途中,并相信在暂停后的 7 天内,货物将能够通过中国港口。“所以,现在真的很混乱,没有任何保证,”“但我们的理解是,如果你被停职 7 天,那么你必须接受检查才能恢复出口。”


       Sait说“我听说很多大公司的货物只被滞留了1周,但之后还要对包装工厂再进行一次更全面的检测,这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几周印度出口中国的货物被滞留检查的数量激增,同时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印度的货品上还是说其他例如厄瓜多尔和越南出口商也有同样的境遇。Sait预计情况应该会在下周或者10天后变得更晴朗。


       印度养殖户打算更改捕获期


       现在的贸易情况给很多的印度出口公司带来困扰,他们觉得在八月末的捕捞期将会赶不上中国春节前的收购节点,同时出口中国的情况也没有任何保障。多位消息人士向 媒体证实,中国市场占据了印度小型虾贸易量的太多的份额,出口商无法在其他地方为他们找到另一个市场。


       今年尤其如此,因为 COVID的影响,第一季度的捕捞造成了小型产品的过剩,其中大部分通常销往中国。


       Sait说“由于现在小型虾无法出口中国,渔民大概率会推迟捕捞期。除非养殖场出现他们需要提前捕捞的问题,他们大概率会延长捕捞期并且尝试增大池塘内产品的尺寸以便于出口别的市场。“


       他说,除此之外,今年第二季水产规模还不错。 截至 7 月 20 日,印度的第二波大流行在 5 月份以每天超过 40 万例的新病例达到顶峰,但现在全国范围内已降至仅 42,000 例新病例。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和西孟加拉邦等主要农业邦目前也受到的影响最小。


       货物被滞留检查的消息在印度包装商和中国进口商之间引起了相当大的动荡。 


       “上周五,安得拉邦地区海鲜协会在 Vizag 举行了一次会议,”印度海鲜行业资深人士兼贸易公司 Continental Seafoods 的首席执行官 Sebastian Jacob 告诉媒体。“主要议程之一是讨论中国港口的问题”“印度包装商对未来运往中国的货物非常担心和不确定。如果中国政府不干预和放松目前对印度虾的检测协议,这将是一个大问题。”


       多位消息人士称,尽管可行的是,那些看到产品退回的包装商可以在进行卫生检查后重新出口相同的集装箱,但似乎并不清楚中国将要求采取哪些措施。


       在对印度商家的了解中,尽管他们因虾病被拒收一个集装箱,但并没有被暂时滞留。“一些集装箱正在检测中但每月有超过 20 个集装箱运往中国,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另外也有自去年第一次封锁以来,就已经完全停止与中国的贸易的出口商。


       “现在出口中国的厂商大多数没有欧美市场的认证和许可,所以他们比较麻烦,”“而大型工厂现在很好。”


       目前工厂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过高的运费,仍是去年水平的三倍左右。再加上大流行期间燃料、饲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工厂正在努力实现其海外销售的任何正回报。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中国水产品》
· 《中国水产品》
· 关于发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团体标准管...
· 崔和:中国水产品格局变化与展望 丨2024中国水产...
· 新格局 新动能 新机遇丨2024中国水产品大会在北...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第七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
《中国水产品》
《中国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