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俄渔业协会未雨绸缪:先检测再出口,若被禁损失或达$5000万
发布时间:2020-10-07 11:54:56 信息来源:渔易拍 编辑:STAR
据俄媒报道,由于近期先后曝出多起俄出口中国的海产品外包装样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案例,中国海关总署也就此发文,对部分俄运输产品等设置限定,俄渔业协会对此给出反馈:所有产品最好先检测再出口。
此前,9月18日,我国吉林长春市对某食品公司名为“红太阳”的俄进口鱿鱼须外包装样本进行常规监测,发现其中1份样本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9日,长春疾控中心复核确认新冠阳性后迅速对该产品进行核查。经核查,该产品为珲春某公司从俄罗斯进口,并已流入市场,为确保安全,多地方发文追查。对此全俄渔业协会会长向业内全员通报了这则消息,并指出,要加强对出口产品的病毒检测,以避免俄出口遭受进一步限制和损失。
10月1日,俄塔斯社再次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出口商确保对华出口产品的安全性,产品本身及外包装上不得携带新冠病毒。
据中国海关总署9月26日消息,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通报,从进口俄罗斯水产品外包装和产品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海关总署已对俄2艘渔船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停运一个月。
全俄渔业协会会长赫尔曼·兹韦列夫在最近的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最近2-3周我们多次收到中方正式通知,在我们的鱼类产品外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阳性。为进一步调查研究,中方已经对集装箱内部及产品内外包装进行取样。同时,也对我方两艘运输船进行了检查。”
再三检出阳性,并对俄渔船进行预防措施引起全俄渔业协会及其会长兹韦列夫的重视。兹韦列夫指出,如果俄罗斯鱼类产品被暂停或者禁止出口,未来一个月就将造成5000万至6000万美元的损失。为了避免进口限制和索赔,全俄渔业协会应未雨绸缪:在俄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实验室对所有出口产品及包装进行检测,以确保出口安全,避免受索赔和进一步限制。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