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历劫!冷库压力山大!冷库里的水产库存最终会如何释放?市场现状究竟如何?
发布时间:2020-08-20 14:47:35 信息来源:冻品攻略 编辑:STAR
在国内,有一样冷冻食物不怕多,而且是越多越好,那就是国家储备肉,作为国家调控肉价的必要工具,从来都是攒起来慢,用起来快,特别是猪肉产品,猛涨的时候,真的是“杯水车薪”,让国家头疼不已。
以猪肉为例,8月21日国家又准备投放1万吨储备肉,年内累计投放51万吨。因为要保证猪肉的新鲜,收储和放储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做到,让储备肉到消费者手中,冷冻期不会超过4个月。
对于猪肉有这样的操作需求,其他食物自然也是如此。那么现在就有个问题出来了:全国各地冷库里的冷冻水产怎么办?
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国内各地冷库里的冷冻水产品在量上估计已经能够跟国家储备肉相抗衡了,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仔细一想,确实有这样的趋势。
今年白虾和三文鱼一直占据市场热点,我们把白虾和三文鱼往边上放放,先来谈谈那些正在放入冷库的水产品。
水产业历劫,冷库压力山大
今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全球水产都是根据往年的市场预期投的苗,由于去年水产品消耗情况大涨,今年很多品类收获都是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量的。又突遇疫情,价格下降是在所难免,很多还得愁销路,市场不好再等等吧,成本又太高,而且手头又紧,只能在起伏不定的市场早点甩卖。
很多低价接盘侠,就会将部分货品投入冷库,坐等市场向好的时候再出手。从商业逻辑上看,是没毛病的,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市场何时才能恢复?如果市场恢复了,冷库的水产得用多长时间去消耗?如果消耗不及时,过了保质期,怎么处理?
如今这样的状况,作为水产从业者,都是头一次碰到,所能做的,无非就是让自己置身于大环境中,顺势而为。可就是因为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未知的隐患也许已经在在不知不觉间酝酿,等待爆发。
有人肯定会说,这纯粹就是杞人忧天,中国有这么多人,消费力是如此惊人,还会怕冷库里的那些存货?只不过现在海鲜在风口浪尖,消费量有所下降,一旦风头过去,该怎么吃还得怎么吃。
那么,冷库里的水产库存最终会如何释放?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们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基调,新冠病毒并不会通过食物和食物链传播,也就是说,可以认定冷库里的水产,不论是否进口,是否带有新冠病毒,都不会成为之后的定时炸弹。
这些库存水产所能带来的最大的隐患,其实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水产将会变成无法追溯的问题食品。为啥国家要坚决取缔走私冷冻食品,就是因为走私货品来源无法追溯,运输过程无法符合规范的冷链运输。
不合规进口冷冻食品销毁中
而怕就怕如今这些冻在冷库里的水产品,最后会变成像走私货品一样的问题食品。
先来说说三文鱼,很多三文鱼经销商的货,从年前就开始砸在手里了,在没出“菜板事件”之前,原来的库存估计还没走完,很多经销商又压了一次宝,打算打个翻身仗,却被一块菜板给弄凉凉了。虽然三维鱼市场如今还是会有新货进口,但是存货肯定有不少。
这些存货很多都经历了波折,就算运输和存储都合规,那么等到临近保质期之后,该怎么处理?
再来说说白虾。白虾经营户比三文鱼还要困难,说下架就下架,很多还被冷库拒之门外,那么这些被拒的货品最后怎么处理,储存的条件是否满足零下18摄氏度,都是未知数。
近期,厄瓜多尔的进口虾类被海关解禁,一边是新鲜的进口虾类要进来,一边是压在手里的库存不会动。而国内像西安和山东等地又出现“阳性包装”,当地市场又地动山摇。消费市场并没有因为海关解禁而恢复,市场的信心也被放入了冷库之中。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我们只能等待。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切记,切记,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来路不明的冷冻食品。希望市场疫情能够早点过去,市场能够早点恢复,可以消化那些堆在冷库当中的水产品。这是冷冻水产品普遍面临的现状,也是待苛解决的主要问题。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