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后疫情下水产品批发市场及水产品流通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6-30 18:00:27  信息来源:鱼市场  编辑:EISEN

 

        从疫情爆发之初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此次北京疫情突发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使得生鲜流通及批发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我们需要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及目前涉及的水产品流通消费困境进行审视与思考,以期让行业和产业更科学、理性地升级发展。

       一、批发市场仍是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疫情期间仍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海洋捕捞及水产养殖业产业链长,经营分散,规模化生产还没有完全实现,批发市场仍是水产品流通集散的主渠道,并作为现代城市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稳价保供、服务市民“菜篮子”的功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国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目前全国已有亿元以上水产批发市场130多家,交易额3500亿元。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中城市也基本建立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集冷藏、运输、批发、零售于一体,对水产品流通的繁荣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基于疫情两次爆发在农批市场,有人甚至质疑农批市场是否需要继续存在下去,但事实证明,农批市场在疫情下依旧是重要的民生场所。譬如,新发地市场因疫情关闭,紧急启动了5个临时交易区以保障供给,部分外围商户仍在批发一线;为解决好疫情期间湖北水产品压塘滞销问题,广州黄沙水产市场、上海江阳水产市场、杭州新农都水产市场、苏州南环桥同发水产市场、南昌水产大市场等5个市场为主的采购商通过云购会形式帮助湖北解决4250万斤滞销水产品,总金额达到4.2亿元;同时,批发市场也是各类生鲜电商的货源基地和重要阵地,疫情期间批发市场及经营户为生鲜电商提供了货源、分级、打包、配送的保障。总体上,在抗疫斗争中,各水产批发市场在巩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保供和复工复产,直接对上游的生产和下游的餐饮业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事实证明,疫情期间,商场关闭可通过网购来实现,但是批发市场却不能关,保民生稳物价的重任,仍需要批发市场来担当;上下游产业的复工复产,仍需要批发市场来推动。

       二、积极引导海鲜理性消费 恢复正常交易秩序,切不可因噎废食

       此次新发地疫情对水产市场的影响甚至大于疫期期间。据济南海鲜大市场统计,新发地疫情后,市场进出车辆由之前的超过6000辆每天急剧降到不足2000辆每天。各地纷纷紧急下架三文鱼、加强对肉类、生鲜、水产品和冷冻类食品的监管排查,并极大程度引发公众对三文鱼、生鲜类传播病毒的担忧。对公众而言,毕竟三文鱼、进口生鲜也不是刚需,尽量避免食用;对地方政府而言,疫情防控紧急情况下关停、叫停水产市场或部分交易区用以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绩也是无奈之举。

       通过对北京京深海鲜市场、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等市场检验,无论是三文鱼的交易摊位和公共区域,还是人员咽拭子样本和环境样本,检验结果均为阴性。政府通报和权威专家发声音:目前还没有证据来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间宿主,海产品生鲜是安全可食用的。尽管种种证据证明,三文鱼是“无辜”的,海鲜产品是“清白”的,但是全国各地大部分批发市场和商超、餐饮企业已经纷纷下架三文鱼甚至进口海产品和相关菜品,消费者心理受到影响。如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博士所说,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对三文鱼作暂时下架的避险处理是正确的。在信息逐步明朗的情况下,重新上架三文鱼也是正确的。但是,“下架容易上架难”。下架是很快的,供应链和消费信心的恢复总是缓慢的。政府和行业如果释放积极信号,业态恢复可能就会快一些。下一步,各相关部门、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商超等在加强安全检查与应急监测的同时,应及时公告相关检查结果,恢复上架三文鱼及相关进口海鲜产品,积极做好消费者的海鲜消费引导,减少行业的损失,恢复正常的水产品交易秩序。

        三、科学合理规划市场布局 推进批发市场民生属性和公益属性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农批市场专项规划仍是一个空白。对于农批市场的设计,多数分散在一个城市的整体土地空间规划、商业规划、农业规划等,甚至如北京目前也无农贸市场专项规划。不少地区农批市场基本走的是“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路线,地方政府也将农批市场等同于如服装、建材、家具等一般交易市场管理,民生属性和公益属性认识还不够,低门槛进入、无序规划、恶性竞争、地产式开发仍然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农批市场的管理单位也涉及到多个部门。一般来说,是各城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对此负责,但实际上,往往还会涉及到发改、财政、卫健、规划和国土等一系列部门,按环节由多部门分权共治,监管执行的综合协调仍有待提高。

      日前,孙春兰副总理也强调,此次聚集性疫情与新发地批发市场高度关联,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疫情防控风险很高。当前,我国不少水产品批发市场兴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市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等方面都有所缺失。批发市场本身作为流通的一个中间环节,主要是承担集散的职能。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科学规划水产品批发市场,使水产品批发市场具备保障供给、食品安全、稳定价格、环境清洁、绿色物流等现代化特点,让整个城市的水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按照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的方向提升管理水平。

       各有关部门需要推进批发市场民生属性和公益属性,明确农批市场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保障供应、稳定物价、食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法规、制度,并对本地区农产品、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规划;提高市场建设的准入门槛,对开办主体、交易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交易场地面积、交通组织、非生产性设施比例、容积率等加以明确及要求。最好在一类城市建设一个标杆性的大型国有水产品批发市场,在推进水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标准化、产品溯源、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并发挥大城市民生及应急保障功能。

       四、市场升级改造进一步加速 市场运营及管理能力再临考验

       当前我国大部分水产品批发市场和传统集市差别不大,批发与零售兼营,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批发市场,缺乏现代批发市场应有的规范与效率。不少水产品批发市场仍停留在原始摊商阶段,市场监管还是以收摊位费管理为主,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并没有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疫情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批发市场脏乱差方面的问题,更折射出其低水平低层次运营的状态。如何使批发市场具备现代化平台的职能,是影响批发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

       部分水产市场存在硬件设施差、布局不合理、入场检测手段弱、信息化系统推进难、批发商小而散、管理粗放、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新升级的市场将在商品集散、交易环境、交易方式、交易结算、信息化建设、质量安全、市场秩序、服务配套等方面均会有所提升。近些年,市场升级改造在发改、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动下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建设中的深圳海吉星国际海鲜城和黄沙水产新市场,打造以水产品集中交易、展贸、电商、物流配送、文化商旅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水产产业综合体,是迈向现代化市场的转型升级。总体看,此次疫情也将进一步加速水产市场的升级改造。

       另一方面,为加强疫情防控,市场需要对现有基础设施如通风、仓储、污水处理、检验检疫等作进一步提升,需要市场运营者从最顶层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对市场布局、批零管理等进行科学规划,从而保障市场环境、产品、人员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营。同时,市场还需要消化因疫情之下的特殊管理,所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及运营效率的降低,并考虑如何引导和服务因疫情所导致经营困难加剧的商家尽早恢复正常营业,减少损失。这些都将对市场的经营管理带来挑战。

       五、传统水产品供应链将重构 疫情为水产品电商带来新机遇

       目前“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正是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的最好时期。冷链物流、生鲜食品、跨境电商、自贸区建设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大量海产品、农产品、食品和果蔬,为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从现状来看,各种渠道的生鲜食品流通,尤其是生产加工及销售集约化经营程度还比较低,仓储、配送、批发、零售等各环节的社会化分工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特别是生鲜食品供应链与配送难度大等,缺乏生鲜食品供应链一体化的整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新零售的变革,生鲜食品供应的重心正从上游供应商向下游消费者延伸,生鲜食品供应链全渠道体系越来越成熟完善。

       此次疫情期间“线上下单、生鲜到家”、“无接触配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让广大消费者充分感知生鲜零售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价值,也让被迫宅在家的消费者们接受了一次非常好的生鲜电商体验教育与普及,大量的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战线上购买,各大生鲜电商平台的新用户注册量大幅增长,订单的增长量也同步增长。这无疑给处于瓶颈期的生鲜电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与重大的发展机遇。下一步,随着消费次数的增加,部分消费者逐渐适应了线上购买的方式,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也为水产品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者条件,并将带动了冷链物流、食品溯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水产品进口短期将收窄 出口转内销及国产水产品迎来机会

       因生产厂家发生员工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中国海关总署暂停美国和德国两家禽肉、猪肉企业的产品输华。针对近期北京市发生的聚集性感染,海关总署已部署全国海关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生鲜冷链产品,比如水产品、肉类、冷冻蔬菜、水生动物、短时或低温运输工业品等进口商品开展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广东等十余个省市紧急开展以畜禽肉类、水产品特别是进口冷冻食品为重点的安全检查。短期内,由于“三文鱼案板事件”导致消费者的心理阴影难以在短时间内抹去,甚至对进口水产品的抵触情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长期来看,国内疫情控制较好而国外疫情反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进口水产品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看,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水产品进口量为407万吨,其中供直接食用水产品进口量266万吨,占国内自产水产品产量不足5%,可看出我国对进口水产品依赖度不高,主动或被动减少进口对国内水产品供给不会有大影响。尽管目前中国尚未采取进口方面的限制性举措,但从源头管控做好进口水产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角度出发,各地均已加大了对进口水产品冷冻柜、甚至库存的查验。种种表明,短期内水产品进口将会收窄。

       6月22日,国务院发文《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6号),文件要求各省市通过搭建转内销平台、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精准对接消费需求等方式多渠道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也将进一步促进外贸出口水产品的内销,同时也将利好国内水产品加快替代进口水产品。高品质,高质量的水产品,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也会是国内水产行业的新机会。

       七、冷链及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受重视 加工品、半成品更受青睐

       疫情期间,水产品电商的暴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物流和冷链的支撑。水产品电商能否普及和纵深发展,冷链起到决定性因素。事实上,我国冷链物流普及程度并不高,区域发展也不均衡,冷链物流设施与水产品电商的需求不能匹配。当前,冷链体系配置仅能够在少数大城市实现,而处于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的核心位置的乡镇、农村区域却难觅其踪。加之冷链物流成本高昂,给生鲜水产品电商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了水产品电商受到一定制约。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冷链仓储设施供应量明显不足。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为人均0.14立方米,而全球为人均0.20立方米。在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1辆公路冷藏车,而国内每1万人才拥有1辆。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冷藏运输率80-9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而我国分别为30%、10-20%、0.3%。

       为纾解水产品压塘滞销,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加大对疫情期间压塘水产品的加工收储,广东和海南等省出台水产品收储补贴政策,取得较好效果,对于盘活整个渔业生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水产品加工业上接捕捞养殖业, 下连餐桌供给消费端, 是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我国水产品加工起步较早,整体水平并不高,凭借着人口红利取得了前期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企业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急迫需要产业升级,通过进一步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水平,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从产品形式看,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采购的,水产品电商爆款的,网红直播带货的,为一线医护人员制作配餐的,都是更易于运输存储、更为便捷和安全、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加工水产品、半成品或预制品。酸菜鱼、小龙虾、免浆鱼、鱼丸、虾丸等水产加工品、半成品菜品已成为水产品加工的重要产品和电商渠道的生鲜主打产品。随着冷链和水产加工业的投入加大,水产加工品、半成品将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将有更多高品质、形式多样化的水产品半成品、预制品走向市场。 

       八、水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 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从严

       2019年5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围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提出了21条举措,其中就包括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2019年1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取得明显成果。试行主体包括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并鼓励小农户参与试行。试行品类有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

       此次疫情影响下,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追溯、水产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再次提升,如视频远程监控平台的建设、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如深圳对全市中小学食堂全面使用食品追溯系统,已有约2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入,实现索证索票的在线巡查,进一步促进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责任主体的追溯管理能力,实现食品安全的多方监管与调控。

       水产品尽管存在产业链条长、产业化程度不高、追溯成本高等因素,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也将倒逼食品追溯体系建设速度加快。本次疫情也将一定程度上加速水产品溯源体系的推进及质量安全监管的进一步从严。

       九、消费升级和电商推动 水产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水产品是农产品中标准化程度最低的品类。在电商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只能通过图片等有限信息,对水产品进行想象与推断。这种过程可能会与实际的水产品有着差距。消费者在购买中可能会遇到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也会给不良商家带来空子可钻,不利于消费升级和水产品电商发展。客观上,由于水产品生产环节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水质、气候、养殖方式等,容易出现具有高品质特性的产品与品质较低的产品两个极端,为生鲜水产品行业准化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水产标准化建设应从捕捞养殖生产、流通贮藏、产品加工等环节进行标准化制定及执行,让养殖户、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单位多方参与,从而使整个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使标准成为企业、第三方机构和监管部门都能达成一致的标准,最终形成一种消费习惯和消费认知,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在形成标准化的基础上还需要推动相关认证工作。国内目前包括有机水产品、绿色水产品认证等,国际组织如世界海洋管理委员会针对渔场和产销监管链的MSC认证、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制定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的ASC认证也是在全球得到认可和较高评价的认证。

       解决水产品标准化低的一个方案是增强品牌影响力,用品牌解决水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产品信息传递问题。但是,中国水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也限制了水产品的营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水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扶持和培育了一批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水产品品牌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品质和标准化为前提,以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为依托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区域品牌;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理念,加快培育特色突出、类型多样、核心竞争力强的水产品品牌。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中国水产品》
· 以新质生产力促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水产流通...
· 科技赋能产业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到访水科...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党支部圆满完成换届选举...
· 《中国水产品》
· 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一行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
《中国水产品》
以新质生产力促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水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