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白鱼加工厂推迟返工,产能下降,但国际需求仍在,政府将加强生产企业卫生管理

 

发布时间:2020-02-05 12:47:23  信息来源:UCN国际海产资讯  编辑:STAR

 
       作者/ Tom Seaman
       编译/ 胡路怡

       中国是全球鱼类加工业的超级大工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中国境内继续蔓延,全球白鱼产业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加工企业的动态。

       中国所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上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下到北方水产品加工厂,多多少少都已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压力,虽然大多数青岛和大连的加工厂将返工期预定在2月10日,湖北企业返工期不早于2月14日,但近期正值高爆发期,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工人返程情况充斥着诸多不确定性。

       “我们还要继续观察,看看疫情影响究竟几何。”白鱼产业资深人士Frank Bodin告诉UCN,“如何中国政府不建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工人就只能自行返回各自的工厂,生产延误无可避免。”

       Bodin所在的Nordic Group公司是一家美国鱼类进口企业。Bodin认为,无论中国工厂是否延迟开工,亦或产能下降,都不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在供给方面,如果疫情持续恶化,才可能限制终端产品供应,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还无法给出定论。

       “总的来看,2020年野生白鱼的供需都会相对紧张,一部分市场有可能被巴沙鱼和罗非鱼替代。”Bodin说。



       根据俄罗斯狭鳕捕捞协会的数据,H&G原材料价格下跌了15%,至$1,420-$1,520/t,一方面,今年鄂霍次克海产量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中国工厂推迟了采购时间。但挪威真鳕和黑线鳕的价格仍然坚挺,自年初以来,1-2.5kg真鳕价格维持在$4,750/t,黑线鳕$3,600/t。

       某中国企业高管称,政府为控制疾病传播,对交通实施严格管制,部分公交系统已经停运,“我不认为2-3周内加工厂可以开始正常的运作,工人数量不够,延误在所难免。”

       “很简单,没有生产就没有需求,价格便要下降。没有产品就没有出口,也就没有钱去采购原料。”某资深人士称。

      另一消息人士称,部分外地工人已经返回岗位,但要接受严格的政府检查,考虑到这个情况,有些企业将重点聘用本地劳动力,但是产能却很难恢复到100%。

       “2月9日后,我们将优先招聘本地员工,并让外地工人分批返回,确定所有人都安全后,我们才会让他们开始工作。”大连美和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应洁告诉UCN,“政府会派遣医务人员到各个工厂为工人体检,所有员工都要每日测体温、向政府报告健康状况。”

       “我有信心,病毒在加工厂很难存活,因为我们经常消毒,工人都要戴口罩,穿防护服,如有必要,我们会提供护目镜,开放单人宿舍。相信在政府、公司和每个人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就会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她说。

       “如果中国工厂迟迟不下单采购原料,我认为原料价格还会波动。但成品市场需求仍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变化。”她说。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关于公布养殖河鲀加工企业名单的公告(唐山源和...
· 关于养殖河鲀加工企业资质审核结果的公示(唐山源...
· 新业态 新变化 新趋势丨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
· “鲜”声夺人!“鲁”字号水产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
· 2025亚太展 | 展位销售已超八成!2025亚太水产食...
· 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
关于公布养殖河鲀加工企业名单的公告(唐山源和...
关于养殖河鲀加工企业资质审核结果的公示(唐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