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参流通管理技术规范发布
发布时间:2016-07-28 10:35:20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STAR
2016年7月26日,辽宁省地方标准《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DB 21T/2674-2016)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至此,结束了我辽宁省乃至全国海参流通领域无标准可依的历史。
辽宁省是我国海参的主产区,海参的养殖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近40%。海参是辽宁省海水养殖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也是辽宁省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大连海参”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又将“辽参”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然而,在海参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海参的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采购环节缺少对供方产地的深入了解,采购无照生产的海参,鲜活海参出厂无检验报告,对供方合同、资质、产地、标识没有规范,导致海参制品无法溯源;运输贮存环节缺少技术规范,凭经验,靠感觉管理;在销售环节经常出现来源不明或三无产品,设备设施不能满足产品保存(暂存)的要求,甚至添加违禁药物等。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海参的流通领域一直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使海参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品质难以保证,行政部门也难以监督和管理。
去年8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联合行业专家经过细致周密的调研、反复研讨论证、吸纳各方意见,最后起草完成了《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海参及其制品流通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采购、运输、贮存、销售环节的基本要求。《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出台后,海参在流通领域的过程管理有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岩强表示,《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的出台,填补了辽宁省乃至我国海参流通领域的空白,对规范辽宁省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秩序,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据悉,《海参及其制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将于今年9月26日起实施。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