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全国大菱鲆产业发展论坛暨大菱鲆分会2018年会在青召开

 

发布时间:2019-01-21 17:52:44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大菱鲆分会

 

2019年120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全国大菱鲆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2018年会在青岛成功召开。会议得到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的大力支持,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会员单位、相关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和专家报告分别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朱亚平和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主持。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傅道军、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分别在会议上致辞,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作2018年分会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高炳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富、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等有关专家和企业家作会议报告。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傅道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水产养殖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水产养殖产业及产业链间的协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过去的27年里,我国大菱鲆产业在良种选育、苗种培育、养殖模式、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加工与质量控制、经营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也将为大菱鲆产业向提质增效、资源养护型渔业发展和升级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在致辞中讲述了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严峻的生态和环保压力下,应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环保要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养殖工艺和尾水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引导消费转型、拓展国内外市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占97%以上,水质有保障、受自然灾害影响小、可控性强,衷心希望大菱鲆产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做大做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总结了大菱鲆分会过去一年在制度建设、市场拓展、标准修订、品质评价、质量追溯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将继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拟定的重点工作,秉承服务会员的宗旨,通过产业论坛、培训、指导等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共促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主题报告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作了题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与产业绿色发展》的主题报告,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养殖布局、生产空间、产品供给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在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提出了应将落实养殖发展空间、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打造美丽养殖环境、强化养殖生产管理作为产业未来的工作重点。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高炳义以鱼文化为主题作了《餐饮与水产食材》的主题报告,强调了鱼在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鱼不仅是民生产品的一部分,也是高端宴会的重要食材;大菱鲆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做法多样,从餐饮业关心的安全、气味、肉质角度分析,是厨师界十分青睐的食材,如果可以做到分道取材、分类加工则更加适应烹饪需求,并为大菱鲆产业与新零售和餐饮对接提供了方案建议。

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洪介绍了海水鱼加工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质量安全政策动态进行了解读,从养殖业和加工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强调了标准制定与认证的重要性,为提升产品品质、信誉、利润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从技术角度和经济性角度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在大菱鲆养殖上应用的前景和可行性,认为大菱鲆在短期内不太适合RAS养成,然而海水鱼类养殖走向工业化是必然趋势,在优质苗种的工业化生产、大规格产品生产、亲鱼生产与保种等方面可以发挥RAS的优势,一般养成可采用简易RAS来实现模式升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军就业界关注的尾水处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通过科研和案例分析,从工厂化养殖尾水的来源与成分、决定养殖尾水水质的因素、尾水处理的方法和工艺等角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尾水解决方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富通过对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鱼类产业发展的因素,以及国外代表性鱼类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引发了对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的思考,从苗种生产方式、养殖模式、养殖技术角度认为工业化生产是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并肯定了大菱鲆是鱼类工业化养殖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

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对大菱鲆产业现阶段饲料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传统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强调养殖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是符合渔业资源持续性发展、降低养殖水域污染、让水产品更安全的唯一途径。

会后,与会代表与专家针对产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座谈讨论。会议同期还召开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一届三次理事会。


本次会议全面研讨了当前大菱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路径等焦点问题做了政策、技术和模式方面的深入分析与解读,愿大菱鲆产业在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新格局的引领下,在政府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和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共聚 共享 共赢│2023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在东...
· 2023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东营顺利召开 |...
· 报名开启│欢迎参加2023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
· 第十八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预制菜产业分会成立大会...
· 2022中国水产品大会分论坛—水产品消费论坛成功...
共聚 共享 共赢│2023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在东...
2023中国河蟹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东营顺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