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菱鲆产业发展论坛暨大菱鲆分会2018年会在青岛召开
发布时间:2019-01-21 11:37:2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STAR
会议现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 朱亚平
会议开幕式和专家报告分别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朱亚平和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主持。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傅道军、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研究员分别在会议上致辞,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作2018年分会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高炳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富、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等有关专家和企业家作会议报告。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 傅道军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傅道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水产养殖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水产养殖产业及产业链间的协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过去的27年里,我国大菱鲆产业在良种选育、苗种培育、养殖模式、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加工与质量控制、经营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也将为大菱鲆产业向提质增效、资源养护型渔业发展和升级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关长涛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在致辞中讲述了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严峻的生态和环保压力下,应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环保要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养殖工艺和尾水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引导消费转型、拓展国内外市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占97%以上,水质有保障、受自然灾害影响小、可控性强,衷心希望大菱鲆产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做大做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 雷东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总结了大菱鲆分会过去一年在制度建设、市场拓展、标准修订、品质评价、质量追溯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将继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拟定的重点工作,秉承服务会员的宗旨,通过产业论坛、培训、指导等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共促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 陈家勇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作了题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与产业绿色发展》的主题报告,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养殖布局、生产空间、产品供给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在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提出了应将落实养殖发展空间、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打造美丽养殖环境、强化养殖生产管理作为产业未来的工作重点。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 高炳义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高炳义以鱼文化为主题作了《餐饮与水产食材》的主题报告,强调了鱼在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鱼不仅是民生产品的一部分,也是高端宴会的重要食材;大菱鲆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做法多样,从餐饮业关心的安全、气味、肉质角度分析,是厨师界十分青睐的食材,如果可以做到分道取材、分类加工则更加适应烹饪需求,并为大菱鲆产业与新零售和餐饮对接提供了方案建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一届三次理事会
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