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发布时间:2022-07-06 10:53:2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EISEN

 

      7月5日上午,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锋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永修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罗锋指出,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不断完善联农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将“小龙虾”打造成带动江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全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效显著。主要有五大特点: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技术模式不断优化,三产融合步伐加快,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品牌效应持续增强。

       罗锋强调,下一步,江西省将拿出更加有力措施,奋起扬鞭,加速赶超。在生产规模上再拓展,引导发展无环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高小龙虾产量。在关键技术上再突破,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优化创新,提升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在培育主体上再发力,重点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调动小农户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在品牌建设上再提升,依托鄱阳湖公共品牌,打造稻渔产品省级核心大品牌。在全产业链开发上再深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多元共赢的新机制。


       下面,跟着小编进入下一个环节吧

       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我们了解到,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的消息已在网上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请介绍一下相关的筹备情况。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今年7月9日,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将在永修县举行!

       这次大会以“打造稻虾生态田园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等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永修县人民政府主办。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全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我国小龙虾产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

       大会主要包括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开幕式、《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小龙虾产业暨永修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厨艺争霸赛、永修生态小龙虾品鉴会、全国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江西站)等7项活动。

       从目前的报名情况看,全国的参会代表达到了260人(含部分省市区农业农村厅领导、23个省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负责人、10多个小龙虾主产县市领导、10余所大学的教授、50多家全国小龙虾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展商代表约90人。江西省内的参会代表及养殖户代表约500人。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同时,协会邀请了10多家央级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宣传报道,特别邀请了新华网对本次大会的主要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这一举动必将扩大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鄱阳湖龙虾节、“鄱阳湖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民日报记者:目前,稻渔综合种养在江西省各地发展迅猛,请问稻渔综合种养主要优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促进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共赢、生态环保”的优势。据调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米和水产品品质优良,较普通稻米和水产品价格高,效益明显,平均每亩增收约1800元,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一些利用率低的低洼冷浸田也得到开发利用,水稻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拓宽渔业发展空间,稳定水产品供给。近年来,随着鄱阳湖、赣江流域全面禁捕,大水面“三网”全部拆除实行人放天养,水产养殖空间不断受挤压,基本养殖池塘面积在逐渐萎缩,目前,江西省水产品稳产保供压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渔业发展空间,缓解了稳产保供压力。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面积约251万亩,较2020年底增加50万亩。稻渔水产品产量从2020年的14.76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0.7万吨,占养殖水产品总产量比例从2020年5.7%提升到2021年的7.7%。

       减少农田化肥用量,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稻田生产力,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以稻虾为例,一方面小龙虾摄食活动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并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水稻生长;另一方面小龙虾的排泄物会分解成无机盐供作水稻肥料,促使各物质循环向稻、渔两者都有利的方向流动。据调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每亩可节约化肥农药用量成本30-50元,且水稻稻穗更长、颗粒多、籽粒更饱满。

       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江西省小龙虾全产业链年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1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带动农户8000户以上,如: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带动周边一万余户农户从事稻虾工作。吉水县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稻虾共作产业基地近5000亩,吸纳全镇14个行政村和507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成为当地产业扶贫典范。


       江西五套记者:近年来永修县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江西龙虾第一县”,请问永修小龙虾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永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永修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粮食安全、聚力稻虾轮作,实现产业突破,走上了一条“产业振兴、农民致富、绿色生态”的长效发展道路。至今年初,全县稻虾种养面积达12万亩,产量2万吨,投资10亿元的“中国·稻虾乡里”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然形成。


       我们的产业发展优势主要在三个方面:

       有绿色生态好田园。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国字号招牌。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修河自上游拥有国家一级水质的庐山西海顺势而下汇入鄱阳湖,与赣江、潦河构成了密集纯净的水网。因冲积形成的中东部平原,带来了37万亩适宜稻虾种养的农田,加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降水充足,气温适宜等特点,小龙虾长得快、长得好。

       有赶超进位好基础。农业工作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实地视察及肯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先后实地调研农业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对永修农业关爱有加,大力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上级的肯定给了我们赶超进位的信心和底气。县里专门出台产业发展文件,引导自主种养,并用好用足信贷政策。在多方推引下,大批农户自发开展稻虾种养,全县种养面积呈指数增长,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

       有万众齐心好环境。永修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稻虾乡里”项目落地不到一周,就完成流转农田1万亩,40天就高标准完成万亩农田改造,创造了项目建设“永修速度”。同时,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产业吸纳了大量城乡居民、脱贫户、退捕渔民就业,超过10万人通过土地流转获益,土地流转从每亩400元提高到700元,养殖亩均增收3000元,转业渔民在每年90天的捕捞季中,人均收入高达4万元,形成了“共同参与、共享红利、共谋发展”的良性生态,全县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蔚然成风。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在省市的关心指导下,永修已成功获得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称号。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永修打造成江西乃至东南地区的小龙虾区域中心。为此,我们将扩大产业规模,今年底实现种养面积达20万亩,力争明年突破30万亩。我们将完善产业链条,正式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大楼、物流中心、小龙虾食品加工厂、冷链仓储中心等将在今年陆续投用。我们将打造产业体系,实施永修鄱阳湖小龙虾“走出去”战略,健全交易体系,占据华东市场应有份额,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我们将推进产业融合,通过小龙虾餐饮为永修旅游画上“点睛之笔”,开发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充分激活吴城候鸟小镇等本土优质景区潜力,彻底唱响“鹤舞鄱湖、虾行天下”永修农旅品牌。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永修县委县政府,诚挚欢迎大家来永修休闲娱乐、品味美食,共同推动鄱阳湖小龙虾风行天下、走进千家万户!谢谢。


       江西日报记者: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银川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时,指出“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请问江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有哪些技术规范要求?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规范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1135.1-2017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现对其中几项重点进行解读:

       严禁破坏耕地。要保证水稻有效种植面积,保护稻田耕作层。鼓励发展无环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充分挖掘内涝田、低洼田、冷浆田潜力,扩大单季稻田养殖小龙虾规模。

       保障粮食产量。要保证水稻稳产,平原地区水稻单产每亩不低于500公斤,丘陵地区水稻单产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产对比,单位面积纯收入平均提高50%以上。

       保护稻田生态。要发挥稻渔互惠互促效应,科学设定水稻种植密度与水产养殖动物防疫密度的配比,保持稻田土壤肥力的稳定性。稻田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宜少施或不施用化肥,稻田病虫害应以预防防治为主,宜减少农药和渔用药物施用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率平均减少30%以上。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科技赋能产业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到访水科...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批学...
· 关于推荐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申报企业的公示...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党支部圆满完成换届选举...
· 2023中国海带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荣成举办...
· 《中国水产品》
科技赋能产业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到访水科...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党支部圆满完成换届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