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2 18:28:41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编辑:EISEN

 
       3月8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起成立“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进行了领导小组第一次集中研讨,农业农村部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正式启动。
  大水面渔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河流和湖泊自古以来就是淡水渔业的主体。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四大家鱼”的繁殖成功,人们逐渐开始在以湖泊和水库为主体的大水面中放养“四大家鱼”。到80年代,兴起了在大水面中利用“网箱、网围和网栏”的“三网”养殖。90年代后,规模化“三网”养殖的品种增加到河蟹及名优鱼类,大水面渔业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很多大水面成为了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据统计,2017年湖泊和水库的养殖面积约占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的52%,产量占到了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20%左右。初步统计,全国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大型天然宜渔水体约1500个,其中水库1047个,湖泊421个。按照最保守的估算方法,每个水体面积5000亩进行测算,总面积也达到了750万亩,占到了目前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的9.32%。
  经过积极发展探索,一些地方发挥渔业净水、抑藻类、固碳等生态功能,协调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涌现出千岛湖、查干湖、洪泽湖、梁子湖等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相得益彰的大水面渔业发展先进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的重要论述就是对于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充分肯定。近期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也强调要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属性,鼓励发展不投饵的滤食性鱼类。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地方大水面渔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水质污染等负面影响。如何协调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出一条保护水质、适度开发、永续利用、三产融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好路子,是发展大水面渔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为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10部委联合发文精神,攻克课题、促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召集全国产、学、研方面大水面渔业发展工作基础较好的近20家单位,专门成立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积极组织开展调研,按照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创新机制、融合发展的原则,总结推广大水面渔业发展经验和先进模式,研究制定大水面渔业增殖容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探索管理运行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出台发展政策,促进大水面增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及旅游等业态实现有效融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公示2024年拟审定通过...
· 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新发展丨第六届海参产业...
· 利用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西藏冷水鱼产业...
· 2024年中国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 6月19-21日!第十三届对虾产业发展大会邀您共聚广...
· 以新质生产力促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水产流通...
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新发展丨第六届海参产业...
利用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西藏冷水鱼产业...